2024年1月25日安徽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安徽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立项名单的公示》,全省中职只有22所学校25个资源库被列入省级立项名单,灵璧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精品课名列其中。为推动学校教学数字化转型,引导教师深入了解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前沿动态,提升课程资源建设能力,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学校前后两次开展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项培训,为学校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30余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会由教研室主任吕海云主持。5月22日,超星专家王颖从宏观角度首先解读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并结合2023年安徽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案例展示说明,接着讲解分析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多场景应用”的建构逻辑。培训讲师详细介绍了教学资源库建设流程和方法。同时,就如何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6月19日,培训加入了实操环节,培训专家从人工智能背景下资源库建设与运行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思路与改革两个方面与建设团队成员面对面进行交流反馈,通过培训老师们进一步理解了资源库的使用方法与教学技巧,理解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向。培训结束后,吕海云就专题培训作总结讲话,她指出,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工作中,学校会进一步增加专项培训力度,推动学校“双优”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她希望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更好地发挥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了更好地总结前段时间的教学工作,高质量做好月考考试分析,4 月 11 日,普高部在 5E 会议室召开了 4 月份月考分析会议。本次会议由普高部主任唐振主持。会上,崔海伟副主任对月考成绩进行了系统且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教学过程和提升学习成绩方面的建议与要求。接着,张艳华老师对考务事宜进行梳理,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提供了策略和建议。唐振在讲话中强调,任课老师要认真负责,积极参与教研,狠抓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习惯;他还对早读纪律和作业检查提出明确要求,并期望普高部任课教师继续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为学生成长贡献力量。月考作为学生学业生涯的重要节点,具有多重意义,它既是对学生前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其未来学习方向与方法的重要指导。本次月考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采用闭卷笔试形式。从试题内容看,难度适中,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测试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普高部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将不断提升。
4月2日,灵璧师范学校召开了“三优两赛”推进会,进一步推动学校优秀论文、优秀教学软件、优质课以及教学能力比赛和班主任能力比赛的顺利开展。教研室主任吕海云、副主任李荣红出席了本次推进会。会上,吕海云强调了“三优两赛”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吕海云就今年“三优两赛”方案中具体要求和评审标准与往年不同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她强调,优秀论文评选将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优秀教学软件评选强调教学设计和技术应用的融合;优质课评选则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教学能力比赛和班主任能力比赛也分别明确了比赛的重点和评价指标。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将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包括组织培训、提供资源和技术指导等,帮助教师提升参赛作品的质量。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积极准备参赛作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通过召开“三优两赛”推进会,灵璧师范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和重点,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落实《关于推进宿州市中职学校特色专业群和领航专业建设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群和领航专业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增强我校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和领航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契合度,密切产学研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技能技术型人才,引导我校专业优化和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出特色,形成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培育我校职业教育品牌,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激发我校职业办学活力,带动全县,乃至全市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与提升。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深度对接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突出改革创新、培育职教品牌的原则,建设医药卫生类特色专业群和护理、幼儿保育两个领航专业。1.积极推进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群建设,除现有的护理专业外,增设药剂、康复技术、婴幼儿托育等专业,完善专业群设置,积极推进专业群与医院、社区专业岗位对接,推进校院对接,健全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深化“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系统培养,根据医院、社区的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重建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形成课程标准,实现专业课程内容和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强化实践育人,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具有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护理培训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护理等工作过程对接;围绕护士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带动学校专业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2.积极推进幼儿保育专业群建设,推进幼儿保育专业与幼儿园、托育中心岗位对接,推进校-园对接,健全校-园合作、工学结合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深化“校-园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系统培养,根据幼儿园、托育机构的保教保育与幼儿照护工作任务,基于专业工作过程,重建课程体系,建设幼儿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形成课程标准,实现幼儿保育专业课程内容和幼儿保育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强化实践育人,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具有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幼儿保育培训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幼儿保育工作过程对接;围绕幼儿保育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幼儿保育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带动学校专业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二)具体目标1.明确医药卫生类专业群和幼儿保育专业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障专业群和领航专业的有效建设。2.继续探寻区域社会经济需求,优化专业群和领航专业布局。3.建立健全校-院(园)共建、共管的校-院(园)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系统化。4.推进医药卫生类专业群、领航专业与相关岗位对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校院(园)合作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为重点,根据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通过校院(园)共建师资队伍、共建课程体系、共建教学实训基地,形成校院(园)合作全方位、工学结合深层次、教学做合一全过程的“校院(园)合作、2+1工学结合”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岗位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着力培养各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实现毕业生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5.构建“立足岗位,面向医院、社区(园)”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岗位需求,在现代理念的指导下,以人的健康发展为中心,围绕专业工作任务和专业工作过程,参照专业岗位执业资格标准重建课程体系,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及教材建设,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6.建设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精品课程。以岗位工作过程为核心,努力建立专业省级精品课程,使之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水平;进一步加强《健康评估》、《急救护理》、《妇产科护理》《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幼儿心理学》、《保育员口语》、《幼儿游戏指导》等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力争5年内使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申报水平。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7.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围绕岗位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8.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疏通各专业中职、高职、本科升学途径,拓宽专业人才成长渠道,使本校90%以上的专业中专学生升入专科或本科学习。申请1-2项继续教育项目。9.建设多功能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与医院(幼儿园、托幼机构)合作完善实训基地,购置智能化水平高的模拟教学设备,形成符合工作岗位真实情境的职业性、开放性强,岗位覆盖面全,融教学、培训功能为一体的实训环境,满足实训及培训的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办学的优势,在省卫生厅、省教育厅和市卫生局、市教体局及县卫生局、县教体局的指导下,加强现有校外3所医院、40所幼儿园(托幼机构)实训基地建设,使其成为示范性实训教学基地。10.建设高水平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各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专业骨干教师10名,青年教师6名。对现聘任的18名校外兼职教师分期分批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理论培训,使兼职教师比例达30%,使“双师”比例达90%。11.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1)与医院(幼儿园)合作开展基础护理技术(幼儿保育)培训,规范护理技术(幼儿保育)操作。(2)为社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护理员、养老护理员、育婴员及保育员培训300人,使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3)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及学生进社区和农村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与救护技术培训2次。(4)重视校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促进校际交流与合作。12.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工作思路(一)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确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由此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建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突出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特色,实现与企业进一步深层次合作,做到教学计划共定、资源共享、基地共建、教材共编、学生共同培养。学生实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事、学会思考、学会创业的育人目标。(二)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发核心专业课程,将技能考证、行业标准、职业规范等融入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为目标设置专业课程,调整和优化原有的课程体系。(三)建设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制定专业教师培养方案,以专业负责人为核心,以“双师”为培养重点,加大引进兼职教师力度,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优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按照构建、扩充、完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思路,建设能够满足校内实训和对外培训的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基地管理水平。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寻求多途径的合作渠道,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四、保障措施1、体制保障坚持国有公办行业管理的办学体制,在建设项目中吸纳社会和相关行业、医院资源,形成项目合作联合体。2、组织保障建立由学校领导组成的护理特色专业群和领航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成立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科长、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等组成的专业建设团队。3、制度保障建立项目的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系列管理制度,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其中包括: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及制度、专业建设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制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项目总体及阶段性监控评价制度。形成良好的项目建设制度环境。4、资金保障学校认真分析论证资金使用预算方案,编制了专业建设项目经费预算及分年度资金投入计划。为确保资金合理使用,除按教育部、财政部规定进行严格管理外,学校制定专项财务管理制度严格监控审计该项目组织实施过程。5、机制保障根据项目建设中的创新点和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热点和难点,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平台,创新、完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1)政府—行业管理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2)学校人力资源(尤其是教师)的激励与调控机制。(3)医院专业人员职级晋升、干部选拔任用与教学绩效挂钩机制。(4)学校与医院人才培养上的双责机制。6.科研保障充分发挥学校一贯倡导的学习型、研究型工作模式,将项目建设中重点和难点分解,成立课题组,结合省、市和学校相关科研项目分别立项,进行系统研究,将专业群(专业)建设方案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实施过程为技术路线,跟踪全程。并将阶段性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建设方案的调整,形成项目预期效果与研究成果同步,为同类型中职院校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指导性理论依据。五、预期成效1.工学交替“2+1”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其理论与实践体系可进一步推动灵璧县及周边地区护理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改革步伐,并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起到示范作用。2.培养具有扎实业务能力、浓厚皖北文化底蕴和一定涉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皖北护理事业和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3. “双师”专业教学团队、优质核心课程、校内实训基地,将在宿州市护理及幼儿保育职业教育及周边院校同类专业中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专业建设,使学校专业更好地对接地方产业,培养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实用型人才,经研究,决定成立安徽省灵璧师范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二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我校确定有关专业建设和发展、审订专业教学计划、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专业技能的智囊团和指导机构。第三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宗旨是:应用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集中专家的智慧和经验,促进专业建设。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任期 第四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由教务科和各合作单位推荐,学校研究审核,颁发聘书。每届任期三年,可连聘连任。第五条 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5~9名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及各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委员4~8名。应尽可能吸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行业协会代表、劳动技能培训机构代表以及企业厂长(经理)参加,校外委员不少于二分之一。第六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应具备的条件是:热心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工作认真负责,现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管理及技术工作,并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目前在本专业领域连续工作二年以上。 第三章 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责 第七条 组织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战略研究,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调整的建议、意见和发展规划。第八条 为制订和修改专业教学计划、编制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课教学大纲、调整课程结构提供指导性意见、建议。第九条 指导、协助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提供校外实习场所及推荐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积极开展本专业科技信息方面的讲座,指导、协调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第十条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指导。第十一条 研究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第四章 工作制度 第十三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由主任委员主持。根据工作需要,可适当扩大参加会议的人员范围和增加会议的次数。第十四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计划在主任委员主持下,由全体委员讨论,由各专业委员负责实施。第十五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与校外委员定期联系制度,并通过校外委员联系其所在的工作单位。 第五章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外委员待遇 第十六条 受聘委员所在单位可优先参与本校组织的“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活动,合作开发应用技术项目,优先挑选毕业生。第十七条 可利用本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设备,优先安排委员单位的员工轮训及其培训。第十八条 由本校正式颁发聘书的受聘委员,其子女在组成单位读书,可享受相应组成单位教师子女同等待遇。第十九条 对社会各行业的专业委员,本校可以聘任其为相关组成单位的兼职教师。校外委员所在的单位可以协商聘用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培训和兼职工作。第二十条 根据工作实绩,每年给予受聘委员适当的工作津贴。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由本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安徽省安徽省灵璧师范学校二O一八年三月
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实施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加强专业建设,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学校建设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及我校实际,制订本规划。一、我校专业建设基本情况我校目前已形成中专、专科两个层次,教育体育类、文化艺术类、新闻传播类、旅游类、财经商贸类、农林牧渔类、医药卫生类等多种类型,长短兼备、工学结合的多元办学格局。教育与体育类设置五年制学前教育、三年制幼儿保育等专业,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主体;医药卫生类现有五年制护理和三年制护理两个专业方向;新闻传播类设置动漫游戏与制作专业;农林牧渔类设有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文化艺术类设有舞蹈表演、音乐表演、绘画三个专业;旅游类设有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两个专业;财经商贸类设有电子商务和客户信息服务两个专业;电子与信息类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三个专业。学校同时开展短期培训,主要有教师岗前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其他行业人员的计算机培训、普通话培训等,年培训2000人次以上。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8人,专业课及实训指导教师128人,双师型教师90人,高级职称教师5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15人,省级学科教研会理事28人。学校现有占地面积79920平方米,建筑面积40353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图书楼、综合楼、实验楼(实训楼)、艺术楼、餐会楼、学生宿舍。建有电钢琴教室5个、钢琴50架、舞蹈房5个、音乐专用教室3个、美术书法专用教室4个,还有奥尔夫音乐教室、感觉统合教室、蒙台梭利教室、幼儿园模拟教室;酒店管理专业有实训室2个;烹饪专业有实训室3个;电子商务专业有实训室1个;动漫专业有实训室1个;护理学专业有实训室3个;还有吕海云名师工作坊,云课堂系统,有信息化教室、数字化技能室等。学校体育器材齐全,建有标准化塑胶运动场1座、塑胶篮球场6个、塑胶排球场4个;学生实训开出率达100%。另在灵璧实验小学、灵璧县幼儿园等小学(幼儿园)建有实习(见习)基地19个(本地),在宿州高新区等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4个(外地)。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要求,主动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需要,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分层次、分类别的开展专业建设,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三、专业建设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突出专业内涵建设,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为核心,注重质量与特色建设,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的关系,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与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专业布局,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3.坚持全面建设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立足骨干专业,发展优势、特色专业,突出学校专业特色。4.坚持社会需求与县情、校情相结合原则。对社会需求量大的岗位,要认真分析,要符合我们县的实际,符合学校的实际,不能盲目设置专业。四、目标与措施1.目标在稳步发展现有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教育体育类、医药卫生类两大主干专业群建设;瞄准市场前景好的新产业,开设新专业,优化学校专业结构。以社会需求,尤其是围绕灵璧县“民营富县”主战略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重点建设学前教育(幼儿保育)、护理、作物生产技术、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计算机应用、婴幼儿托育和康复技术等专业,凸显专业特色,增强专业综合竞争力,在学前教育省级示范专业的基础上再努力建成3个省级重点专业。2.措施⑴重点支持、优先发展面向灵璧县基础教育事业的学前教育(幼儿保育)专业,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适度扩大招生规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输送优秀师资。⑵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实用型、强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相关专业实行基础课打通培养,改革课程结构体系,设置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将护理技术由单一的临床护理方向向临床护理、婴幼儿托育、康复技术等方向扩展,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向导游、计调、外联方向延伸。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和完善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巩固和提升传统专业的前提下,实现新建专业的快速发展。⑷大力发展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的专业,适度扩大招生规模,而对于社会需求量小、就业情况不好的专业,则适当压缩招生规模,或实行隔年招生。而对于就业困难的专业,则实行逐年淘汰。五、内容和要求1.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⑴坚持“以人为本、市场定位、服务至上、技能为先”的教学理念,坚持以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岗位合格为目标的教学原则,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按照突出“先进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专业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凡在学校就读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课程的基础上,可同时在校参加多工种的专业技能培训,既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又获得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真正实现“一专多能,一书多证”。学生持毕业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多证就业,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就业竞争力和转岗延展力。⑵在课程和教材体系上,本着“重基础、综合性、宽口径、复合型”的要求,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依据,以素质为核心,突出实训教学和岗位技能培训,构建适合企业岗位特点的、多样化的课程模式。改革课程结构和内容,开发和编写反映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与职业岗位联系紧密的课程和教材,满足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基础课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加强专业课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把基础课程中真正基础性的内容精选出来,把专业课程中与专业有关的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既要保证传授最基础、最先进的技术知识,又能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动态性知识。2.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⑴内外并举,优势互补,建立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⑵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工艺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当地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3.师资队伍建设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精神,把爱岗敬业、创新进取、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感的师德教育活动,激励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热爱职业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师德常规考评奖励制度,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务聘任、选派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⑵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增加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每年拨付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教师的培训、培养与人才引进,大幅度提高紧缺专业人才的待遇,营造人才发展的宽松环境。拓宽进人渠道,坚持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地引进和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解决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问题。针对目前专业教师不足、“双师型”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等突出问题,重点引进有一定培养前途的优秀硕士、本科毕业生,积极引进年富力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骨干教师;有选择的引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有计划地聘任部分知名企业高层领导、工程技术专家来学校短期任教、讲学或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通过资源整合,调入专业教师及“双师型”教师。⑶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一是加快教师培养、培训的步伐。要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鼓励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或接受学历继续教育,鼓励文化课教师通过自学、培训改教专业课。加快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进程,努力使每个专业教师既能教专业理论课又能上实训课。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把企业实践作为职教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积极创造条件,分期分批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力争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通过派出访问学者、定向委培、鼓励教师参加学术活动或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广泛开展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有关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举办培训讲座,开展技术指导,开阔教师视野,跟进技术发展,密切与社会的联系。二是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解决教学所需师资的同时,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对教学、科研能力突出或有较大潜能的优秀青年教师优先推荐他们攻读硕士学位,鼓励他们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工作,支持他们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争取各类教育基金,奖励完成的科研成果,促进他们迅速成长。三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是改善我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根据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从生产、工作的第一线聘请工程技术人员、专家、能工巧匠从事学校专业课、实践和实训环节的教学和指导。制定兼职教师选聘和管理办法,对兼职教师队伍实行动态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四是完善奖惩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奖惩制度,设立奖惩基金,对素质高、业务精、事业心强、贡献大的教师予以奖励,努力营造重师德、重业务、重事业、尊师重教的浓厚育人氛围。对素质不高、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的教师,予以必要的惩罚,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校企合作⑴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积极开展技术应用、培训服务,将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基地等教学设施不同程度地向企业开放,通过服务,搭建起学校与企业联系的桥梁。通过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指导、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能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⑵在现有校企合作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争取国内外知名企业、公司的支持,在教师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积极协作,力争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试点,开展现代学徒制,实现“订单式培养”,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积极尝试将企业或车间引入校园或将课堂建在车间。⑷加快智慧校园建设,通过远程教育开展企业员工短期培训和技术服务。六、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1.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投入一要保证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的经费投入,原则上使重点专业拥有一个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综合性强,能满足专业主要技能训练、具备职业技能鉴定条件的校内实训基地。二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依托企业的财力,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教学科研合作,开展咨询服务,为社会多做贡献,提高专业自身的办学效益。2.加强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一要加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制订、修订,严格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运行规范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二要根据专业发展趋势,结合市场,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内容,及时修订专业课程教学方案及实践教学方案,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三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将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与专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 安徽省安徽省灵璧师范学校2020年11月15日